2017年7月8日 星期六

否極泰來 (5)


否極泰來 (5)


丑月(),【黃帝內經】以太陰主之。四陰(風寒)從外而入,襲於脾土,傷及脾陽輕者,陰寒自下(腹瀉,未月,遁),陽氣自復;重者,陰寒生於裡,傷及胃陽(酉月,觀)

子月(),【黃帝內經】以少陰主之。五陰(風寒)從外而入,襲於少陰,逼及元陽。五陰者,人體為風寒所侵,近無陽氣。輕者,陰寒自下(小便,午月,姤),陽氣自復;重者,陰寒直傷元陽,陽消而亡(亥月,坤)。或陰寒生於裡,逼使元陽外浮(戌月,剝),出現回光反照的現象

亥月(),【黃帝內經】以厥陰主之。六陰(風寒)從外而入,充斥於人體。此時脾土無陽(厥陰者,陽絕於裡。),人無生機,故逼使腹中蛔蟲蠢蠢欲出輕者,逆轉少陰(子月,復),或逆轉太陽(戌月,剝);重者,陽盡於此,一命烏呼
【黃帝內經】:厥陰根起於大敦,陰之絕陽,名曰陰之絕陰。」

風寒傷於三陰區,輕者,阻礙陽氣之生化,故陽虛陰盛,導致四肢厥逆;重者,直傷元陽,陽絕而亡

【黃帝內經】:是故三陽之離合也,太陽為開,陽明為闔,少陽為樞。」
【黃帝內經】:是故三陰之離合也,太陰為開,厥陰為闔,少陰為樞。」

者,轉機也少陽乃風寒出入陰陽兩區的轉機處,少陰乃陽氣生滅的轉機處

所以,風寒傷於三陰區,其治法當以溫陽救逆為要,使陽氣得以存留生化,逆轉傳病的次序若裡郁熱者,則助以散發風寒以治其煩熱,絕不能清熱瀉裡,傷及所剩下之陽氣;不然,則自傷陽氣,導致陽絕陰盛,危及性命


三陰區的症候表現,也可從這風寒和人體陽氣的變化關係解釋說明。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