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

否極泰來 (4)


否極泰來 (4)


【黃帝內經】:
鬼臾區曰:土主甲己,金主乙庚,水主丙辛,木主丁壬,火主戊癸。
子午之上,少陰主之。
丑未之上,太陰主之。
寅申之上,少陽主之。
卯酉之上,陽明主之。
辰戌之上,太陽主之。
巳亥之上,厥陰主之。
不合陰陽,其故何也。
歧伯曰:是明道也,此天地之陰陽也。夫數之可數者,人中之陰陽也,然所合數之可得者也。夫陰陽者,數之可十,推之可百,數之可千,推之可萬。天地陰陽者,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。

【傷寒論】六經感染病的病因、先後、走勢,是可以清楚簡單的從12月卦的陰陽變化走勢顯示出來

辰月(),【黃帝內經】以太陽主之。一陰(風寒)從外而來襲於陽輕者,傷表之陽氣;重者,可直中於少陰(午月,姤)少陰(午月,姤)受寒,可轉變為少陰的另一端(子月,復)

卯月(大壯),【黃帝內經】以陽明主之。二陰(風寒)從外而來襲於陽。二陰者,風寒從表傳裡。輕者,堵壓表之陽氣往內困,致使熱郁於裡;重者,可直中於太陰(未月,遁)太陰(未月,遁)受寒,可轉變為太陰的另一端(丑月,臨)

寅月(),【黃帝內經】以少陽主之。三陰(風寒)從外進襲陰陽交界區陰者,風寒從表再傳裡。輕者,堵壓表之陽氣再往內困,致使熱更郁於裡;重者,風寒傳於裡,可轉變為少陽的另一端(申月,否)

風寒傷於三陽區,輕者,阻礙陽氣之升發,故熱郁於裡,導致發熱(發燒);重者,直中於裡,傷及臟氣(陽氣)

所以,風寒傷於三陽區,其治法當以驅散風寒為主,使陽氣再度升發,逆轉傳病的次序若裡郁熱過盛,則助以寒涼以舒其煩熱,但不可過量,不然,則自傷裡面陽氣,加速在外之風寒陷入於裡


三陽區的症候表現,也可從這風寒和人體陽氣的變化關係解釋說明。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